原创 A股果链公司不消停:为何总被曝遭苹果砍单,踢出局?

专栏
2022
06/02
10:52
钛财经
分享

A股果链公司不消停:为何总被曝遭苹果砍单,踢出局?

作者|闪电懒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近日,果链产业两则消息引起投资者坐立不安。据外媒报道,苹果因京东方在未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更改参数,而决定将京东方踢出苹果的供应链。

另一家果链公司闻泰科技也被传因前置摄像头模组品质不符合要求,被海外大客户苹果剔除前置摄像头模组供应链。

目前,京东方对于媒体基于市场传闻的报道不予置评,而闻泰科技则表示公司该业务进展正常,不存在产品品质问题。

果链是把双刃剑

自从2021年成为苹果供应商,开始为iPhone 12、iPhone 13等产品提供OLED屏幕之后,京东方也在这一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润。

根据京东方2021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营收为2193.10亿元,同比增长61.79%,归母净利润为258.31亿元,同比增长412.96%,营收和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1年到2020年十年间,其累计净利润仅为272亿元,这也意味着,京东方打入苹果供应链的一年里,就赚取了过去十年的净利润。

在京东方的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苹果作为全球科技巨头所展示出来的“钞能力”,但过于依靠苹果也绝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在欧菲光身上,我们就看到了依靠苹果造成的严重后果。

作为国内的光学企业,欧菲光曾为苹果供应镜头模组,但这家公司却在2020年被踢出了苹果供应链,结果公司业绩遭受到了严重影响。

根据欧菲光2021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营收为228.44亿元,同比下降52.75%,归属净利润为-26.25亿元,亏损金额同比扩大34.99%。可见果链的确是把双刃剑。

而现在,京东方也极有可能被苹果踢出供应链名单,因为日前有媒体爆料了一则“关于为iPhone 14制造OLED面板”的消息,京东方没有获得苹果批准。

市场需求端疲软

除了面对“单一大客户”得依赖综合症,消费电子市场表现低迷也正在拖累着果链公司。

曾几何时,年年更换新机是智能手机用户和全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每到秋季新款iPhone发布,围绕新手机的涨价、缺货等周边话题屡屡登上热搜。

然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中国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仅为1807.9万部,同比下降34.2%;2022年1-4月,中国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

销量不容乐观,于是压力转嫁到了行业上游,不少曾有过出货预期的厂商开始向供应链砍单,以求缓解资金等一系列环节的麻烦。

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今年3月曾爆出,苹果在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砍掉大约30%的AirPods 3订单,与此同时,苹果还要将刚发布的iPhone SE砍单20%。当时消息之下,包括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果链巨头股价纷纷下跌,最高跌幅超过9%。

国内手机厂商也纷纷效仿。5月23日,郭明錤再次表示看坏安卓阵营手机供应链,并警示:累计至今年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已下砍手机订单2.7亿台,其中,联发科已对第四季度5G芯片砍单达35%、高通8系也下调15%,旧款后续还会降价拍卖。

现实的数据也证明的确如此。短短一个月,国内安卓品牌手机便砍掉约1亿部订单,而订单的削减对于包括芯片、镜头、摄像模组等供应链的冲击也是肉眼可见的。

其中,果链巨头蓝思科技的表现就不尽如人意。根据其最新财报显示,蓝思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93.34亿元,同比下降22.15%;归母净利润为-4.11亿元。蓝思科技表示,受宏观经济波动、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一季度部分客户终端市场需求减少,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企业转型路阻且长

对于果链公司而言,在下游手机行业需求萎缩时,也必须寻找新的方向。

目前,A股果链“三巨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实际上都在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其中,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新兴赛道成为了各企业打造 “第二增长曲线”的突破口。

歌尔股份对今年上半年业绩预期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一季度中以VR一体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获得了125.05%的同比增长,收入占公司营收近50%。

今年2月,立讯精密斥资100亿元买下奇瑞汽车部分股权,并与奇瑞新能源拟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制造。随后立讯精密披露,公司不造车,而是协同奇瑞开拓整车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合资公司业务将由奇瑞主导。

蓝思科技也在汽车电子、以及光伏领域加深投入。包括成为特斯拉的全球核心一级供应商,以及成立蓝思新能源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

有意思的是,可穿戴设备是三家巨头共同看好的领域,2021年纷纷表示可穿戴设备是公司未来重要的产品方向。根据IDC的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每个季度均超越1亿台,并逐渐增长,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30%,下半年增长也在10%左右。

短期来看,果链公司的新增长业务,很可能就在于可穿戴设备。至于汽车、光伏等方面的布局可能还需要持续多年的投资才会看到成果。

大多数声音也认为,智能汽车有一定门槛,老牌车企在行业内的技术积淀、人才积累、各种生产制造的合作体系以及庞大的产业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建立。即使是造车新势力,相比于电子制造企业也拥有诸多优势。

总而言之,果链公司大多处于转型期,新业务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兑现业绩尚需时间来验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