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IPO,又双叒叕出变故了?

专栏
2022
06/27
12:29
柴狗夫斯基
分享

作为耳朵经济领域的“头牌”,这些年来,喜马拉雅过的有点不好,而其IPO之路更是一波三折。

过去一年内,缺钱的喜马拉雅三次冲击IPO的大门,但几无回声。

在一般的细分赛道,排名一二的头部企业都是资本眼里的香饽饽,一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们都是挤破脑袋去送钱的那种。

cc2d6b7e6b094dd691773999bdf1b8ab~tplv-tt-shrink:640:0.image

然而在耳朵经济这个被誉为前景广泛的赛道,尤其作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喜马拉雅多次冲击资本市场遇冷,真是让人唏嘘。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当大家都在关注蔚来公关的离谱操作的时候(点击查看:火上浇油,蔚来公关不是第一次了……),另一条消息被淹没。

这条消息就是,继去年4月美股上市流产,去年9月港股上市“失效”后,喜马拉雅今年3月再冲击港股的事,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因缺乏投资者支持,喜马拉雅不得不暂停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而根据喜马拉雅IPO计划,此次通过港股IPO募集最多1亿美元融资,这个规模对单轮融资就能达9亿美元的融资(去年4月)的喜马拉雅来说显然并不多,但遇冷实在令人费解。

目前,喜马拉雅官方对于上述传闻并未作出回应,但查阅发现,喜马拉雅的上市申请状态依然显示的是“处理中”。也有消息称,目前喜马拉雅IPO计划仍在政策进行。

9e4c924fadc74c7e8dc4f9258159c6d5~tplv-tt-shrink:640:0.image

另据媒体报道,目前喜马拉雅是否暂停IPO计划不得而知,但喜马拉雅公司确实因考虑寻求不到1亿美元的资金,最终做出了推迟上市的决定。最早也要推迟到9月份。

也就是说,目前或许喜马拉雅在估值方面与投资者存在分歧。不过,抛开资本市场存在的变数,喜马拉雅目前的困境是不容忽视的,而这或许也是不被投资者看好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小柴收到喜马拉雅员工的独家爆料,该员工曾表示,喜马拉雅在疫情封闭期间也在裁员、解散部门。

他表示:“喜马拉雅裁员各业务线都有指标,裁员比例接近20%,目前是第二波……”

dc7db1970fb947fea5f1358665b3f26a~tplv-tt-shrink:640:0.image

在社交媒体平台,也有大量疑似喜马拉雅员工证实了裁员说法:有员工称,这一波裁员大概比例是15%左右,目前喜马拉雅有4500人左右,按这个比例大概有六百多名员工会受到影响。在该条爆料内容下方,有二十余位用户表示符合事实。

裁员的背后,则是喜马拉雅需要降本的迫切需求。

其招股书中,有一组关键的数据,2018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31.42亿元、19.25亿元、28.82亿元。51.06亿元。

即便是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期其净亏损也分别达到了7.56亿元、7.48亿元、5.39亿元和7.59亿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喜马拉雅截至2021年底,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才5.44亿元。这是否意味着,喜马拉雅若没有更多新的资金引进,现金很难再支撑一年。

这组数据体现出,如今的喜马拉雅是非常缺钱的,这也一方面解释了其为何一年内三战IPO。

当然,不被业界及资本看好的另一面是,喜马拉雅在营销费用持续高额支出的情况下,营收增速的持续放缓。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9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营销支出分别为12.19亿元、17.07亿元、26.3亿元,占营收比例为45.17%、41.88%、44.9%。

但另一方面,喜马拉雅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82.2%、51.1%和43.7%,也就是说,喜马拉雅花了更多的钱,但换来的是营收增速的腰斩。

退一步来讲,如果减少了在营销方面的支出,对喜马拉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db6bba13d746495388fb6557e26e072e~tplv-tt-shrink:640:0.image

与此同时,根据招股书数据,从2019年到2021年,收入分成和内容成本合计支出分别为10.64亿元、15.49亿元、19.31亿元,占比达到39.5%、38%、33%。

也就是说,喜马拉雅一方面在通过大量的营销维护用户端,在创作端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去维系,而这两端的支出似乎陷入一个“不能停”的烧钱循环中,一旦放松烧钱,基本盘也将随之动摇。

但是烧钱换来的用户相对来说,付费意愿及粘性都是相对较低的,这从喜马拉雅招股书给出的数据也能看出端倪,截止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为1490万人,付费率仅为12.9%。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喜马拉雅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优爱腾等长视频平台面临的问题似乎是一样的。但比长视频平台更惨的是,优爱腾们会员费持续上涨,而喜马拉雅的客单价相比而言是在下降的。

同时,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喜马拉雅单个用户每月付费金额分别为11.6元、10.8元、11.2元。

目前音频市场巨头混战,除了传统的垂直类平台,字节及腾讯等巨头都在持续发力,而喜马拉雅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力度,短期内,难以看到客单价会有所改观。

而优爱腾们目前的境况如果照在喜马拉雅的身上,或许资本市场对其的态度是难言乐观的。

现在的资本市场多谨慎,大家又不是心里没数是吧!

虽然营收规模在增长,但难以覆盖各项成本,这是喜马拉雅长期要面临的问题,这或许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而且有何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并没有。

喜马拉雅董事长余建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制定任何盈利时间表”。

193a84c83718444dafd34ada48275ab1~tplv-tt-shrink:640:0.image

事实上,喜马拉雅的股东也在几年前似乎就对其失去了耐心。据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在2019年3月和21个主体签订了减资协议。

早在2019年5月,据媒体报道,喜马拉雅公司出现多项工商变更,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0余名董事退出。其次,在同年6月、7月,十多家企业纷纷退出喜马拉雅股东队伍。

换个角度来看,已经成立近10年的喜马拉雅如何造血依然是个未知数,但要持续下去,就要不断地从外部引入资金,那么这还是一门生意吗?

成立10年,融资9轮,背后那些拿出真金白银的人需要一个交代,至于其急着上市为了什么,事实上非常明了,至少上市是解决不了喜马拉雅的现实问题的。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

编辑|谭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