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成都失控导致连撞,是人的问题还是车的问题?

专栏
2023
11/29
00:30
紫金财经
分享

特斯拉在成都失控导致连撞,是人的问题还是车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紫金商业评论》,授权紫金财经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日,一段“特斯拉在成都十陵路口连撞数车”的视频,让特斯拉的关注度飙升。


据网传视频显示,事故发生在一个红绿灯路口,其他车辆正停驶等待信号灯,一辆特斯拉汽车行驶过该路口时并没有停下,而是快速蹭过一辆等待信号灯的车辆左侧车身后,又撞上了前方刚刚起步的一辆黑色轿车。撞击后的特斯拉汽车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向前行驶。


事后,特斯拉车主王先生表示,在事故发生后配合警方进行了相关检查,自己不涉及酒驾和毒驾,并表示自己出事当天刚上牌,当时没开自动驾驶和单踏板模式。在经过地铁站路口时车辆突然提速,自己失去了控制汽车的能力。


对此,成都警方最终做出通报,11月25日15时许,一小型轿车在成洛大道十陵立交匝道往西河方向行驶时,在十陵地铁站路口与前方车辆发生碰撞,事故致3人受轻伤,均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起事故再次将特斯拉的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特斯拉官方表示:“目前正在积极配合交警及相关部门的事故认定,包括配合提交相关车辆数据。最终事故的全貌及责任认定以交警出具的报告为准。”


网友热烈讨论,特斯拉回应来了


事件发生后,网上引发了关于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讨论。一些网友质疑是否存在技术故障,还是纯粹是驾驶员的操控失误。


有网友质疑称:事故发生时,车主并没有开启自动驾驶系统和单踏板模式。那么,车辆为什么会突然失控呢?是否与特斯拉的控制系统有关?


也有博主为特斯拉“站台”称:高位刹车灯亮起,不管是驾驶员操作还是主动刹车系统介入,刹车动作都已经有了。这种情况下汽车依然冲出去好远,只能说明车速太快。如果驾驶员一直踩着油门,那么AEB不会介入,高位刹车灯也不会亮起,如果发生多次碰撞,且前期碰撞气囊已经展开,那么车也会自动紧急制动,以避免后续碰撞,无论速度如何,均可实施制动。由此来看,这次事故主要原因还是车速太快。


11月27日,特斯拉针对网友的质疑,一一做出了回应:


1.视频中这次碰撞发生时车辆为什么突然加速?


通过核查后台数据发现,视频中这次碰撞发生时,肇事车辆加速踏板被100%深度踩下,车速由54km/h升高至碰撞时的132km/h。


2.视频中这次碰撞发生时为什么刹车灯曾有亮起?


这是由于视频中的碰撞并非首次碰撞,实际上在第一次碰撞发生后,车辆的“多碰撞制动”功能即被触发,故视频中看到刹车灯曾有亮起。后台数据也显示,视频中这次碰撞后的2秒内驾驶员未踩制动踏板。


3.视频显示刹车灯亮起车辆却没有刹停?


通过核查后台数据,视频中这次碰撞发生2秒后,驾驶员踩下了制动踏板。结合后台数据及车辆受损状态,第一次碰撞后车辆前轮已经掉落,制动系统管路受损,车辆已无法正常制动。


特斯拉最后表示,目前正在积极配合交警及相关部门的事故认定,包括配合提交相关车辆数据。最终事故的全貌及责任认定以交警出具的报告为准。


特斯拉曾多次维权获胜


最近几年来,特斯拉的事故频发,也有不少特斯拉车主进行了维权,然而截止到目前,失控事件几乎都被鉴定是人为导致,几起官司也都是维权者败诉。


2021年4月,西安李女身着带有“刹车失灵”字样服装,出现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当天,西安李女士被处以行政警告。


这一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情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特斯拉和车主纷纷发表言论,最终演变成一场涉及名誉权的官司。


最终,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确认车主李女士存在名誉侵权责任,需要向特斯拉公开致歉并支付2000元赔偿,同时负担2万元的车辆鉴定费用。


不过,对于赔偿金额,特斯拉方面提出异议。


据了解,特斯拉一审要求李女士赔偿500万元,但判决的赔偿金额仅为2000元。特斯拉方面表示,该事件对其造成的损失巨大,经司法评估机构评估特斯拉订单及商誉损失高达上亿元。


无独有偶,不久前,特斯拉潮州事故也有了定论。


2022年11月,广东潮州饶平县一男子驾驶特斯拉准备路边停车时,车辆突然加速狂飙2公里,接连撞上多辆车后才停下,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


特斯拉公司回应称,后台数据显示,车辆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并一度保持100%,且全程没有踩刹车的动作。


在一份特斯拉诉某自媒体名誉侵权案的判决书中提到,根据司法鉴定结果,特斯拉潮州事故原因与车辆本身无关。在判决作出前,在该自媒体发布的介绍庭审情况的视频中,也提到鉴定结果显示,特斯拉潮州事故原因与车辆本身无关。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该自媒体在其抖音账号发布道歉声明并置顶30日,向特斯拉公司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特斯拉30000元。


对于特斯拉来说,面对频频出现的车辆失控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争议和纠纷,确实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是否应该适应普通人的驾驶习惯,还是固执的坚持让人适应车辆,这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