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节假期的最后一天,燕京啤酒(000729.SZ)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被立案调查,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黑天鹅”事件。
根据公告,目前燕京啤酒已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因此对于日常经营不会有任何影响,并将尽快安排选举。10月9日股市收盘,燕京啤酒股价下滑2.02%。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去年10月底,燕京啤酒6位副总经理因退休原因辞职。这一度被市场解读为50后高管全面退场,以赵晓东为代表的少壮派全面推动公司改革的序幕。在即将年满一年之际,赵晓东被调查一事让燕京啤酒的全面改革蒙上阴影。
至于赵晓东案件是否会在燕京啤酒内部发酵,目前尚未有相关部门新的消息,记者多处联系燕京啤酒董秘办未果。记者注意到,以贵州茅台为例,此前其董事长袁仁国被查之后,先后就有10多位高管涉案。
“作为一家纯国企体制的啤酒企业,燕京啤酒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时至今日,燕京啤酒的‘保守被动、转型缓慢、人员冗杂、效率过低’就一直为人所诟病。”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认为,虽然此次赵晓东被查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影响并不大,但是燕京啤酒被认为存在着许多老国企的弊病,比如市场化转型和创新意识不够,而啤酒行业恰恰又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
少壮派领头人被查
在去年10月18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邓连成、丁广学、王启林、毕贵索、朱振三、肖国锋的书面辞职申请。燕京啤酒方面解释称,本次高级管理人员的辞职不会对本公司日常管理、生产经营等产生不利影响。
随后,燕京啤酒的年轻梯队成为公司主力。记者梳理目前公司的14位高管发现,其中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只有5位,剩余9位为70年代,最小的为总会计师严峻,1978年生人。此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为1972年生人。
当时,方刚就此向记者表示:“高管层出现集体辞职,这是燕京啤酒目前最大的动作。”在方刚看来,燕京啤酒的高管层年龄普遍老化,是这家国企多年来最主要的问题。“50后居多,60后断代,70后有待行动。”因此,燕京啤酒要发展,首先应该解决人的问题。
但是赵晓东被调查出乎意料。就此,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猜测称:“燕京啤酒董事长职务违法领域很容易发生在市场政策、市场费用审批和权力主导的企业基建、企业采购和选人用人方面。”
针对此次高层变动,民生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燕京啤酒最新一届董事会于2017年6月选举产生,主要董事成员及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为48岁。总体来说,燕京啤酒各项改革举措正在稳健实施并持续见效,预计短期人事变动不会改变公司在正确战略引导下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趋势。
为此,2020年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了《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称,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举副董事长代行董事长职责的议案》。根据公司章程有关规定,会议决定推举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谢广军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直至选举产生新的公司董事长为止。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得出来,影响不是太大,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暴跌,毕竟燕京属于纯国企,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影响整体。”方刚认为,短期有恐慌或队伍调整压力,长期看不到改善或恶化的信号。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