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基层行货币信贷工作应着力平衡好“六个关系”

财经
2021
03/12
12:36
亚设网
分享

认真贯彻货币信贷政策、有效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是央行基层行的首要职责。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央行基层行货币信贷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笔者认为,驾驭平衡好“六个关系”,应成为当前央行基层行优化提升货币信贷工作能力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央行货币信贷部门传统上属于宏观业务部门。但从2020年的实践来看,货币信贷业务内涵较以往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与微观结合更多更紧了,不仅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流动性供给基本稳定,还要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等,相关工作直达中小微企业等微观个体,直接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后,伴随我国在继续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货币信贷政策的微观功能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央行基层行货币信贷部门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变化,加快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并将变化落实到日常具体工作中,要将“金融为民”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充分接地气,要能够切合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所想所盼,以此引导金融机构、市场主体、社会大众自觉自愿地支持、遵从央行货币信贷政策,更好地助力提升货币信贷工作成效。

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为更好地推动工作,央行货币信贷部门经常需要组织一些必要的考核,开展一些必要的评比,考核评比的名次反映了相关工作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经常会出现相反的功利主义倾向。如针对优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工作,人民银行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等指标实施考核。而具体到落实层面,金融机构往往从小团体利益出发,为追求名次而提升增速,不能摆正企业与银行荣辱与共的关系。针对这类问题,央行基层行货币信贷部门应着力加强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在落实跟进上出实招、下硬功,追求服务实体的纯粹,放弃争名夺位的功利,端正态度、找准靶心,以实打实的举措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确保金融支持力度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

专长与多能的关系

2020年,为应对宏观形势的快速变化,央行货币信贷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但一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究其原因,有金融机构承接能力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央行基层行内部职责粘合度不够、协同合力不强的问题。建议借鉴扶贫第一书记的政策架构,在央行基层行探索实施第一联系责任人制度,明确专人牵头对接某个金融机构,该机构涉及货币信贷方面的所有业务、发生的所有问题都由该专人负责。这种变“只管一块”为“一摊全管”的革新赋能,通过打破条线分割、画地为牢的政策壁垒,引导激励由一专到多能的转变,有利于人才骨干的培养和综合履职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运用,部门间协同贯通,实现政策落地的倍增效应;有利于改变以往金融机构遇到不同的事,需要找不同业务人员咨询的局面,从而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客户的脚底成本。

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干好眼前的工作,是对央行基层行最起码的要求。但货币信贷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货币信贷部门更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走一步想三步”的本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如开展逆周期金融调控,“火候”的拿捏至关重要,采取措施早了,会引起社会质疑,采取措施晚了,也会引起舆论诟病,必须根据时与势的变化而灵活调整政策,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科学的决策源于正确的研判,而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是准确研判、科学决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政策措施的出台时机、操作精度。因此,做好货币信贷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不断提高调研分析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本质,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找出“入门开锁”的钥匙,适时提出能够管当前利长远的对策和建议,提前布局设计出逆周期、甚至跨周期的解决实策和预案,更好地促进提升货币信贷工作质效。

廉洁与担当的关系

清白做人、廉洁干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底线,但不能成为党员干部不作为的挡箭牌。货币信贷部门作为央行基层行的核心业务部门,纵向需承接、传导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金融市场政策、宏观审慎政策、跨境人民币政策,横向需联系地方党委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经济实体,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难度大。加之内外部的检查、督察、审计高频叠加,执纪问责越来越严,对货币信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上述业务特点,决定了做货币信贷工作的同志既要时刻绷紧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弦,还要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要始终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通过实实在在的奋斗,创造优良的工作业绩,助力区域经济金融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一个单位也好,一个部门也罢,如果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主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那么这个集体将无往而不胜。货币信贷政策的有效传导也是一样,不仅要靠外部力量的推动,更应在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加压、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上动脑筋、下真功。要帮助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自觉认识到紧跟党和国家政策导向,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涉农等领域的融资支持,是金融服务水平高、金融竞争实力强的体现,是自己本来就该做好的事情。通过正向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向内化于心、向外化于形,主动统算好“经济账、政治账、社会账”,主动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最终实现与市场主体共生共荣、互惠双赢。

(作者为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李悦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