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控股:稳步进入“三道红线”绿档 2022年可售货值3600亿

财经
2022
03/24
22:31
亚设网
分享


旭辉控股:稳步进入“三道红线”绿档 2022年可售货值3600亿

3月24日,旭辉控股在线上举办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旭辉控股管理层在发布会上表示,旭辉在2021年年底稳步进入了“三道红线”绿档,加权融资成本在5%,创了新低。2022年旭辉进入了第三个5年战略,要“穿新鞋走新路”,未来不再追求规模,而是追求发展质量、发展品质及效益,做受人信赖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年报显示,2021年,旭辉控股营业收入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3.6%;合同销售金额为2473亿元,同比增长7%;年度回款金额为2403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旭辉控股净负债率为62.8%,现金短债比2.6倍,剔除预收款后净资产负债率69.7%,稳步进入了“三道红线”绿档。

旭辉控股管理层还表示,过去行业非常动荡的一年,旭辉保持了境内外评级稳定的展望,得到了境内外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迄今为止,在手的授信额度超过了2000亿,主要的全国性银行和在海外的核心合作银行都给予旭辉非常大的支持。2021年,旭辉新增的融资平均融资成本在4%,去年年底平均综合融资成本在5%。

旭辉执行董事、控股CFO 杨欣表示,旭辉目前已经完成了和平安银行的50亿并购专项额度的签约,后续还会跟其他主要合作银行签订并购额度,因为这些并购额度得到了管理层的呵护,既不计算在金融机构“两集中”的红线之内,也不计入房企的“三道红线”中新增有息负债的额度之内,所以未来还会积极拓展。旭辉会非常谨慎地筛选项目、使用并购贷。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2022年旭辉进入了第三个5年战略,其中,经营模式发生转变,从过去纯住宅开发的经营模式转向未来开发加资产运营的经营模式。同时,运营模式也做了调整,从过去行业传统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运营模式转向未来“低负债、轻土储、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另外,经营导向也发生改变,从过去追求规模到现在开始追求效益。

关于今年销售目标的问题,林中并未做正面回答,他表示2022年旭辉有超过3600亿的可售货值,未来更关心的是核心销权益销售背后旭辉销售的含金量和销售的利润。

对于今年的市场趋势,林中认为,2022年跟2021年不一样,去年是前高后低,今年是前低后高,市场在逐步复苏,政策见底,市场即将见底。“我们期待5、6月份有个小阳春,因为受疫情影响,本来3、4月的小阳春不明显,但从旭辉自己数据来看,3月比2月销售增加了40-50%。”他说,目前来看市场比较分化,一线城市特别是上海、北京市场表现相对好,大部分的二三线城市比较稳定,三四线城市目前压力比较大,目前还处在去库存的阶段。

对于旭辉的应对策略,林中表示,一是要坚持稳健的财务,持续降低负债水平和融资成本;二是严守投资纪律标准,不拿贵地不拿错地,不激进收并购;三是聚焦深耕城市,拿地坚持多元拓展;四是不断增加权益比例,优化合作;五是加快土储周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六是聚焦改善升级产品;七是大力发展数字化营销和线上营销;八是大力支持和发展轻资产业务,实现协调增效;九是强化经营效益的提升,改变经营机制,改变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十是实施数字化流程再造。

谈及对行业的展望,林中认为,房地产行业是支柱产业、永续行业、周期性行业,周期性就意味着它有春夏秋冬,现在只是冬天,不是末日。“我们相信冬天快结束了,春天也就不远了,我们对行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充满信心。”他说。

林中还指出,房地产行业虽然总量接近顶点,但是这个行业韧性强、体量大、容量大,行业未来在一个成熟期至少可以维持10亿平方米加的开发量和15万亿加的交易量,也可以容纳多家千亿加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随着房地产去金融化去泡沫化,行业从过去的类金融属性转向了民生和消费属性,“房住不炒”、租售并举,意味着未来房价平稳,保障民生和合理住房的需求,会使这个行业更加健康。另外,行业从紧缺的时代迈向了过剩的时代,意味着迈向了一个产品和服务品质快速提升的时代,未来几年是这个行业在产品和服务提升最快的几年,所有的房企都会聚焦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房企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不管是国企民企,未来财务稳健、经营卓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就会胜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