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12000亿港币,快手悄悄杀入医疗业务

创业
2021
03/13
16:35
亚设网
分享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报道,作者高嵩 张艺 编辑刘岩,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刚刚,快手终于出手了。

创业邦最新获悉,快手全资控股公司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悄然发生变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新增“健康咨询服务、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这意味着,快手在医疗业务上的布局又更进了一步。

市值超12000亿港币,快手悄悄杀入医疗业务

图片来源:企查查

而在一年多以前,快手在医疗业务上已经有所动作。2020年6月2日,四川快手互联网信息有限公司已成立,其经营范围便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

酝酿一年多时间,快手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行动,但相比其它互联网巨头,快手的医疗服务业务仍然稍慢了一步。

同为互联网“后浪”代表,字节跳动进行了更大胆的医疗健康业务布局。而互联网“前浪”们,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华为等都纷纷早已跨界进入到医疗健康业务中。

阿里和京东已经结出硕果,内部孵化的阿里健康及京东健康分别先后上市。截至2021年3月12日收盘,阿里健康市值都已超3000亿港元。京东健康的上市,更创下港交所有史以来医疗最大IPO。

再看“后浪”快手,目前市值已经超过12000亿港元,也终于开始试水医疗业务。

互联网巨头大踏步跨入准入门槛很高的医疗领域有何优势?

“一是流量优势,比如百度的搜索引擎流量,阿里、京东、拼多多的电商流量,腾讯的社交媒体流量,快手、字节跳动的视频、直播流量。二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拥有物流、供应链优势。三是资本优势,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在医疗领域的投资行为形成声势。”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说到。

互联网巨头跨界医疗健康的硝烟四起,作为竞争对手的快手和字节跳动的打法分别是什么?这样的跨界将对极为传统的医疗健康行业产生哪些改变?互联网巨头们能否突破壁垒,实现成功跨界?

快手,蛰伏1年,怎么玩跨界?

从2020年6月2日涉足医疗领域,到再度在公司层面有所行动,快手似乎“按兵不动”潜伏期长达一年之久。但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快手默默和医疗健康在业务层面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2020年1月开始,快手联合权威机构,以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进行疫情科普及辟谣。除普及知识外,其也上线了全国发热门诊定点查询功能,同时联合第三方机构开通在线问诊功能。

初步试水医疗,效果如何?从其官方发布的数据可见一斑。来自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快手年度内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1月底至4月初,快手战疫大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次超80亿。截至2020年6月15日,地方卫健委、行业协会、公立医院快手号覆盖粉丝数超6000万。

市值超12000亿港币,快手悄悄杀入医疗业务

图源:pexels

可见,巨大用户流量成绩,给快手跨界医疗健康吃了一颗“定心丸”。

快手瞄准了销售模式创新,想要借助巨大的流量优势,在医疗器械和健康医疗服务业务上实现变现无可厚非,但真正进入到医疗健康的业务核心,快手仍然存在壁垒需要克服。

“医药行业本身存在一定的壁垒,有严格的监管和合规要求,但这些壁垒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司本身的基础设施来强化它的确定性,这一点很关键。”西南证券海外首席分析师陈泽敏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说到。

陈泽敏进一步解释说,以京东健康为例,京东本身有比较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有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等,能够亲自做定制仓储,具备溯源、防伪技术追踪商品流通全程,这些能力过去都是服务于全品类商品,现在将能力转移做药品流通,完全能够满足药品的强监管,是一种降维打击,这也是二级市场给予京东健康高估值的原因。

“快手、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公司,没有京东健康这么重的线下基础设施布局,若从头开始搭建,资本开支更大,且医疗本身是低频的需求,它们更适合专注于医疗服务前中台,更轻的模式,中后台更深的医疗业务则适合直接投资相关医疗公司。”陈泽敏说到。

字节跳动,多线杀入

对比快手,竞争对手字节跳动在医疗业务上的布局看似更加激进,进入的业务方向也更多元。

2020年5月,字节跳动以5亿元对价完成对百科名医的全资收购,其医疗健康业务布局首度进入大众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百科名医成立于2010年,拥有独立版权医学知识图谱。对于这笔投资,字节跳动官方回应称,收购百科名医主要是为了建设更完整的平台内容生态。“我们期待百科名医为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产品,注入更丰富、更优质的医学科普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获取实用医疗健康知识的需求。”

市值超12000亿港币,快手悄悄杀入医疗业务

从To C的医学科普切入之后,字节跳动在医疗健康业务上的布局不断加速。2020年9月,字节跳动对外推出了独立品牌“小荷医疗”,并发布了“小荷”App(面向患者)和“小荷医生”App(服务医生),切入到门槛更高的线上问诊和医生服务业务领域,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也成为字节跳动医疗健康业务的重要运作平台。

2020年11月底,字节跳动进一步延伸自己在医疗健康服务上的业务,“马不停蹄”地在线上开设了实体医疗诊所。

据创业邦了解,字节跳动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为“松果门诊”的诊疗机构,英文名为“PINECONE CLINIC”,这家诊所的地址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e世界财富中心。

据了解,松果门诊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特色,集医疗、预防、健康管理等线上线下服务于一体的高端现代综合医疗机构,服务功能主要围绕内科、外科、妇科、全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健康管理等方面。

市值超12000亿港币,快手悄悄杀入医疗业务

图片来源:pixabay

这家诊所背后操盘的幺零贰四公司,由字节跳动全资控股,吴海锋和孙雯玉两位高管坐镇操盘。

值得注意的是,吴海锋、孙雯玉此前分别担任百度副总裁和百度执行总监,字节跳动将两位前百度高管引入,无疑是想借鉴百度跨界医疗健康的过往经验。

据了解,字节跳动成立了专门负责大健康业务的极光部门,由吴海峰带队,向字节跳动全球CEO张一鸣汇报。可见,字节对大健康业务的重视度之强。

“字节跳动做诊所,本质就是流量变现的一种尝试,诊所不需要医学博士、专家门诊,解决的都是标准化的小病、常见病,适合互联网‘轻度’进入。”陈泽敏说到。

“字节跳动发展到现阶段,肯定希望把流量批发到其他行业去,悟空问答、字节游戏、番茄读书都是尝试,它是一家快速试错的公司,会把各种其他行业做个遍。随着老龄化加剧,医疗会是消费的‘出血口’,字节跳动有必要布局,但在主营业务之外做深医疗布局,目前看不到更深的业务协同效应,需要AI相关能力去深度挖掘。”陈泽敏补充说到。

进入到2021年,字节跳动在医疗健康上的布局更进一步,在AI药物研发上“招兵买马”。2020年底,字节跳动的招聘页面显示,他们已经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海和北京等地寻找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方面的人才。

“我们正在寻找应聘者加入我们的团队,在AI算法的支持下进行药物发现和制造的前沿研究。”字节跳动其中的一则招聘内容显示。

依据招聘信息,字节跳动药物发现团队正在寻找包括实习生在内的至少五个职位,均隶属于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该五个职位都要求应聘者拥有计算机科学、数学、计算生物学和计算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入职后将从事设计、鉴定和模拟等药物发现工作。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等一众互联网大公司也已经在AI药物研发领域进行了布局。企查查数据显示,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更“亲自下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股40%,幕后掌舵新成立的百图生科,而百图生科的核心业务,就是利用AI及数字化技术来发现新药及诊断疾病。

杨瑞荣分析认为,互联网巨头跨界AI药物研发的市场机会仍然很大,但目前仍然在起步阶段,更多应用于动物试验之前的文献整理、靶点、晶型发现阶段,如果能够应用到极度“烧钱”的临床试验阶段,会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空间。

互联网巨头跨界医疗,靠谱吗?

互联网巨头跨界医疗已经成为了扎堆的现象,医药、服务、器械等完整生态链渐渐留下互联网的烙印。不过,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杯好分的羹。

“不管是字节跳动还是快手,目前都还在通过投资行为试水医疗健康的阶段。”杨瑞荣说到。

杨瑞荣分析认为,互联网企业跨界到医疗健康领域,仍然有几个关键的壁垒需要克服:

首先,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来自于线上流量,但医疗行为的绝大部分还是在线下来所实现的,这是互联网巨头不可逾越的门槛。

其次,医疗专业知识的攻克不易,医疗信息很难标准化和规模化。

最后,目前中国的医疗体系仍然以公立医院为主导,且医疗服务的公共属性较强,从资本角度看,盈利相对较难。

中国已经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20.8亿元。

互联网企业进入到医疗健康领域能做什么?杨瑞荣认为,至少有三个方向,互联网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是触达,让医生更好找到患者,让患者更好找到医疗信息;二是支付,支付可以将病人信息和院外信息结合,有很好的保险市场机会;三是效率提升,减少寻医问诊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医疗效率。

整个互联网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大趋势已经全面开启,又有哪家巨头不心动呢?无非是痛并快乐着。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