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2长安汽车(000625)(000625.SZ)全球伙伴大会在重庆正式召开。会上,长安汽车发布重点聚焦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战略,并对外正式发布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先生表示,未来将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加快构建转型领域的核心能力,全速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新能源产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长安布局实现全方位突破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轨道。根据中汽协发在4月11日布月度数据显示,2022年3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24.1万辆和223.4万辆,同比下降9.1%和11.7%,而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双双超过百万量,同比增长116%,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9.3%。
长安汽车的总裁王俊先生表示:“现阶段,汽车产业变革正迎来新的产业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更已真正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且汽车产品正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健康化’的新四化方向发展,产业重构迫在眉睫。”
同时,他还表示,“无论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还是在新兴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国内汽车品牌均已成为并跑者甚至引领者。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占有率已达到45.2%。其中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占有率更是达到83%,其中主流中国品牌已实现100%联网和驾驶辅助。”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20年的深耕和沉淀,长安汽车在2021年成功取得了全方位突破。其中,在核心技术领域,公司在2021年发布新一代七合一超集电驱,全球首发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还在电池技术上突破了“2+7”类核心技术,并打造了“七合一”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技术上取得多项重大进展。而在产品端,公司更相继推出了CS75、CS55、逸动等系列经典产品以及UNI系列产品,在市场中获得了广泛认可。而且,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还打造了EPA0、EPA1和EPA2三大全新专用电动车平台,覆盖了小型、紧凑型、中大型等多个级别多款产品。数据显示,2021年,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10万辆,成功挺进行业前十。
据了解,当前长安汽车的发展已进入历史“最长安”的状态,截至目前,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已累计获得20余项省部级奖项,掌握400余项关键技术,申请了800余项核心专利。长安汽车表示,公司正在持续快速推进新能源平台架构,并已经拥有MPA、EPA、CHN三个新能源平台,未来还将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架构SDA。
新品牌“长安深蓝”发布
公司计划2022年推出36款新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当日长安汽车同时发布了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先生表示:“长安深蓝品牌为Z世代的新能源用户提供四大品牌价值:一是创新重构,通过前瞻创新的产品设计、行业领先的平台架构,重构用户对于未来出行的认知与想象;二是万物互联:构建天网互联的数字生态,实现全数字场景无限扩展;三是体验随心:提供智慧趣味的功能场景与个性定制的智慧服务,帮助用户自由拓宽体验边界;四是低碳生活:秉承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高效出行解决方案,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共生。”
预计在主流乘用车市场,未来长安深蓝将推出5款车型。同时,该品牌还将以数字科技为战略转型,进而有望开启一道通向未来的“深蓝”之光。
此外,除了发布全新的深蓝品牌,长安汽车还公布了2022年长安汽车集团的新品规划、全年销售目标以及面向2025年的长期品牌规划。
根据公司发布的新品计划显示,2022年,长安汽车将陆续合计推出36款新产品,自主品牌19款,此外还包括新能源产品8款。目前,UNI-V、第二代CS75PLUS等爆款产品一季度已成功推出,而由长安、华为、宁德联合打造的首款产品阿维塔11也将在今年发布,该产品将量产高速和城市点到点的智能驾驶辅助,据悉,其技术能够适用于中国路况的全场景应用。
根据2022年公司发布的总体目标来看,全年公司计划将实现产销24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产销185.7万辆,市占率达11%。同时,朱华荣先生也在会上明确提出:预计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汽车销量更将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此外,公司还将在2027年实现碳达峰,2045年实现碳中和。
而据公司发布的产能规划投入来看,到2025年,长安汽车预计将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团队方面,长安研发人员总数将达到约两万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约1/4。而高水平的研发及技术投入无疑将为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望未来,长安汽车表示,未来长安将把文化、效率和软件能力打造为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科技实力,升级制造优势,向智能、低碳、出行及生态转型,形成“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
(刘海美 )